汝窑

汝窑,窑址在今河南宝丰县,曾短暂烧制北宋宫廷用瓷,是宋代名窑中传世遗物最少的一个窑口,南宋时就有汝器“近尤难得”之叹。汝窑遗址在多年调查中,只在临汝县发现民间用瓷的遗物,烧制宫廷用瓷的窑址晚到1986年在宝丰县清凉寺发现,并出土有供宫廷使用的完整瓷器22件

汝窑传世品以盘、洗较多,盘有大小深浅之分,以卷足者为多,也有卧足者。洗分敞口、直口两种,前者圈足外卷,后者口与底垂直,至近底处而内敛平底;尚有椭圆形四足洗,这类洗仅见于宋汝窑,其他窑尚未见过。碗极少见,传世两件均敞口外撇,碗身下部丰满,圈足外卷;碟一般口径较小,与小型盘类似。汝窑传世品中尊、瓶等琢器尤为稀少;瓶类器有玉壶春、胆瓶及纸槌形三种器形,但传世数量极少。出戟樽传世品也仅一件,造型仿青铜樽式样烧制,器身四面均出戟;仿青铜器的还有三足樽,传世品有两件,均仿汉代铜樽特征烧制,樽直筒式,平底,下承以3个变形兽足,樽身外部上下凸起7条弦纹,近口近底处各2条,中部3条。仿汉代铜器还有三足盘,盘浅式直口,平底,下亦承以3个变形兽形足,三足盘与樽属于一组器物,樽置于盘之上,汉铜盘口径较铜樽大约一倍,而传世汝窑三足盘口径比汝窑樽稍大,足证它们不属于一组用具。传世汝窑盏托亦仅一件,造型特征与习见宋代盏托大体相同。汝窑瓷器以往见到的均无装饰,宝丰清凉寺出土的汝窑瓷器中倒有带刻花装饰的,从而丰富了人们对汝窑的认识。宋周密《武林旧事》记录张俊向宋高宗供奉珍品之中有汝窑瓷器16件,其中有香炉、香球、盒及出香等器。

汝窑瓷器的胎体都较薄,呈香灰色,凡属盘碗等圆器均施满釉,器里、器外、口缘及足际均不露胎,采用支钉工具支烧,即所谓满釉支烧,器物底部均留有几个支烧痕,支痕最少的为3个,多的为5个,支痕点很小,明张应文《清秘藏》称之为芝麻花细小挣钉,支痕处均露出香灰胎色;对于汝窑的釉色历来说法不一,诸如天青、雨过天青、淡青、卵白、如哥而深微带黄、深淡月白、淡青等等,从传世品看,天青色是汝窑的基调,有的略深,有的略浅,没有明显差异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冯先銘.中国陶瓷[M].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1:387~389.


相关文献

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电话:0825—2328307
  • 邮箱:65653199@qq.com
  • 联系地址: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德水北路市
    文化中心D区